2.5.3 进行与流的选择相关的设置 [视频]
单击“视频/音频”页面的[视频]标签页。 (请参见2.2.1 如何显示设置菜单, 2.2.2 如何操作设置菜单)
在此部分配置与H.265(或H.264)图像相关的设置,如“带宽(每个客户端)”、“图像分辨率”、“画质”等。与JPEG图像相关的设置,请参见2.5.2 进行与JPEG图像有关的设置[视频]
流(1)/流(2)
[流传送]
[摄像机 1]: 选择“开”或“关”以确定是否传送摄像机1的H.265(或H.264)图像。
[摄像机 2]: 选择“开”或“关”以确定是否传送摄像机2的H.265(或H.264)图像。
[摄像机 3]: 选择“开”或“关”以确定是否传送摄像机3的H.265(或H.264)图像。
[摄像机 4]: 选择“开”或“关”以确定是否传送摄像机4的H.265(或H.264)图像。
开: 传送H.265(或H.264)图像。
关: 不传送H.265(或H.264)图像。
初始值:
当为“流(1)”或“流(2)”中的“流传送”选择“开”时,“实时”页面上的H.265(或H.264)图像或JPEG图像显示将变得可用。
当为“流(1)”或“流(2)”中“流传送”的“摄像机 1”、“摄像机 2”、“摄像机 3”和“摄像机 4”之一选择“开”时,JPEG图像的刷新间隔被限为最大5 fps。
[流编码格式]
选择传送的流编码格式。
H.265: 传送H.265图像。
H.264: 传送H.264图像。
初始值: H.265
此设置在摄像机1、2、3和4间通用。
[因特网模式(over HTTP)]
当通过互联网传送H.265(或H.264)图像时,选择“开”。可以传送流,无需更改为JPEG图像传送配置的带宽路由器设置。
开: 使用HTTP端口传送H.265(或H.264)图像和音频。关于如何配置HTTP端口设置的详细信息,请参见[HTTP端口]
关: 使用UDP端口传送H.265(或H.264)图像和音频。
初始值:
当因特网模式为“开”时,“传送类型”中只有“单播端口(自动)”可以使用。
当因特网模式为“开”时,开始显示流图像可能需要一些时间。
当因特网模式为“开”时,根据并行访问用户数量及音频数据可用性的不同,可能不显示流图像。
当因特网模式为“开”时,只能以IPv4进行访问。
此设置在摄像机1、2、3和4间通用。
[图像分辨率]
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图像分辨率:根据已选择的图像分辨率,可选大小会有所限制。
产品型号/拍摄模式
流(1)
流(2)
WV-X8570NH
3840×2160
2560×1440
1280×720
640×360
320×180
此设置在摄像机1、2、3和4间通用。
 
初始值:
流(1): 3840×2160
流(2): 640×360
[传送模式]
为“流的选择”选择以下传送模式。
细(画质优先权): 将H.265(或H.264)图像以“带宽(每个客户端)*”中设置的带宽进行传送。
可变比特率: 将以为“帧率*”选择的帧率传送H.265(或H.264),同时保持在“画质”中选择的画质水平。在这种情况下,将保持以为“带宽(每个客户端)*”设置的最大比特率内的比特率传送图像。画质固定,同时记录容量依照“画质”设置和物体条件更改。
恒定速率: 将H.265(或H.264)图像以“帧率*”中设置的帧率进行传送。
最佳效果: 依照网络带宽,将以为“带宽(每个客户端)*”设置的最大比特率传送H.265(或H.264)图像。
初始值: 恒定速率
当将“传送模式”设为“恒定速率”时,可以访问摄像机的用户数可能受限。
此设置在摄像机1、2、3和4间通用。
[帧率*]
从以下选择帧率。
当“拍摄模式”选择为“800万像素 [16:9](15fps 模式)”时:
1fps/ 3fps/ 5fps*/ 7.5fps*/ 10fps*/ 12fps*/ 15fps*
当“拍摄模式”选择为“800万像素 [16:9](12.5fps 模式)”时:
1fps/ 3.1fps/ 4.2fps*/ 6.25fps*/ 8.3fps*/ 12.5fps*
初始值: 15fps*
“帧率*”受“带宽(每个客户端)*”限制。选择右边有星号(*)的设置值时,帧率可能比设置值低。当“传送模式”选择为“可变比特率”时,根据“带宽(每个客户端)*”和“画质”设置的不同,图像传送可能定期暂停。更改设置后,检查图像传送。
此设置在摄像机1、2、3和4间通用。
依据用户在同一时间连接的数量或所使用的功能的结合,帧率可能比配置值低。更改设置后,检查图片传送。
[带宽(每个客户端)*]
从以下选择每个客户端的H.265(或H.264)带宽。
64kbps/ 128kbps*/ 256kbps*/ 384kbps*/ 512kbps*/ 768kbps*/ 1024kbps*/ 1536kbps*/ 2048kbps*/ 3072kbps*/ 4096kbps*/ 6144kbps*/ 8192kbps*/ 10240kbps*/ 12288kbps*/ 14336kbps*/ 16384kbps*/ 20480kbps*/24576kbps*/--自由输入--
选择“--自由输入--”时,可以自由输入比特率。
初始值:
流(1):8192kbps*
流(2): 1536kbps*
* 依据“传送模式”和“图像分辨率”的不同,可为H.265(或H.264)带宽设置不同的带宽范围。
 
当“传送模式”选择为“细(画质优先权)”、“恒定速率”或“最佳效果”时
320x180和640x360:64kbps - 4096kbps*
1280x720:128kbps* - 8192kbps*
2560×1440:768kbps* - 24576kbps*
3840×2160:2048kbps* - 24576kbps*
 
当“传送模式”选择为“可变比特率”时
320x180和640x360:64kbps - 12288kbps*
1280x720: 128kbps* - 12288kbps*
2560×1440:768kbps* - 24576kbps*
3840×2160:2048kbps* - 24576kbps*
“流的选择”的比特率受“网络”页面上的[网络]标签页的“带宽控制”的限制 (请参见2.8.1 配置网络设置[网络])。当设置附加 “*” 的值时,图像可能不被流处理。
此设置在摄像机1、2、3和4间通用。
依据用户在同一时间连接的数量或所使用的功能的结合,帧率可能比配置值低。更改设置后,检查图片传送。
[画质]
从下列选项中选择H.265(或H.264)图像的画质。
对于“细(画质优先权)”、“恒定速率”和“最佳效果”: 低(移动优先权)/ 通常/ 细(画质优先权)
“可变比特率”: 0 超细/ 1 细/ 2/ 3/ 4/ 5 通常/ 6/ 7/ 8/ 9 低
初始值: 5 通常
此设置在摄像机1、2、3和4间通用。
[智能编码模式] - [图像组控制]
使用“图像组控制”,可在图像存在很少动作时减少传送数据量。
当“H.265”被选为“流编码格式”时: 关/开(低)/开(中)/开(高)/开(帧率控制)
当“H.264”被选为“流编码格式”时: 关/开(低)/开(中)
初始值:
重要事项
选择“开(低)”、“开(中)”、“开(高)”或“开(帧率控制)”时,无法录制到SD记忆卡。
当使用“图像组控制”时,刷新间隔在流处理H.265(或H.264)图像时增加。为此,当网络环境频繁出现错误时,不使用。
仅当将“传送模式”选择为“可变比特率”时,“开(低)”、“开(中)”、“开(帧率控制)”才可用。无论“传送模式”如何设置,都可以设置“开(高)”。
选择“开(帧率控制)”时,帧率范围(从1fps到在[帧率*]中设置的值)会根据图像大小变化。
选择“开(帧率控制)”时,显示可能会在更改帧率时暂时变慢或变快。
此设置在摄像机1、2、3和4间通用。
[智能编码模式] - [自动VIQS]
保持包含移动物体区域的高画质,同时减少图像其他区域的传送数据量。
关: 不使用“自动VIQS”。
开: 保持包含移动物体区域的高画质,同时减少图像其他区域的传送数据量。
初始值:
如果“自动VIQS”为“开”,在[图像/位置]标签页上的VIQS设置将被禁用。
此设置在摄像机1、2、3和4间通用。
[刷新间隔]
从以下选择刷新显示的H.265(或H.264)图像的间隔(I帧间隔:0.2秒至5秒)。
如果在频繁发生错误的网络环境中使用,缩短H.265(或H.264)的刷新间隔可以减少图像失真。但是,刷新间隔可能比设置值长。
0.2秒/ 0.25秒/ 0.33秒/ 0.5秒/ 1秒/ 2秒/ 3秒/ 4秒/ 5秒
初始值: 1秒
当为“图像组控制”选择“开(低)”时,刷新间隔设置最长为8秒。
当为“图像组控制”选择“开(中)”时,刷新间隔设置最长为16秒。
当为“图像组控制”选择“开(高)”时,刷新间隔设置为60秒。
如果将“图像组控制”设置为“开(帧率控制)”,帧率范围(从1fps到在[帧率*]中设置的值)会根据图像大小变化。帧率的值越小,刷新间隔越长。当帧率为在[帧率*]中设置的值时,刷新间隔为最长的16秒。
此设置在摄像机1、2、3和4间通用。
[传送类型]
从以下选择H.265(或H.264)图像的传送类型。
单播端口(自动): 最多24个用户可同时访问摄像机。从摄像机传送视频和音频时,将自动选择“单播端口1(图像)”和“单播端口2(音频)”。无需为流传送固定端口号时,如使用特定LAN环境,建议选择“单播端口(自动)”。
单播端口(手动): 可以有多达24个用户同时访问摄像机。从摄像机传送视频和音频需要手动选择“单播端口1(图像)”和“单播端口2(音频)”。
设置“单播端口(手动)” (请参见2.8.1 配置网络设置[网络]) 可以固定通过因特网流传送使用的路由器端口号。详情请参见所使用的路由器的使用说明书。
多播: 对同时访问摄像机的用户数量没有限制。以多播传送流时,填写“多播地址”、“多播端口”和“多播TTL/HOP限制”的输入字段。关于最大同时访问数的相关信息,请参见1.1.1 监视摄像机的图像
初始值: 单播端口(自动)
此设置在摄像机1、2、3和4间通用。
[单播端口1(图像)]*1
输入单播端口号(用于从摄像机传送图像)。
可用端口号: 1024-50000(仅可用偶数)
初始值:
[摄像机 1]:
流(1): 32004
流(2): 32014
[摄像机 2]:
流(1): 32006
流(2): 32016
[摄像机 3]:
流(1): 32008
流(2): 32018
[摄像机 4]:
流(1): 32010
流(2): 32020
[单播端口2(音频)]*1
输入单播端口号(用于从摄像机传送音频)。
可用端口号: 1024-50000(仅可用偶数)
初始值:
[摄像机 1]:
流(1): 33004
流(2): 33014
[摄像机 2]:
流(1): 33006
流(2): 33016
[摄像机 3]:
流(1): 33008
流(2): 33018
[摄像机 4]:
流(1): 33010
流(2): 33020
[多播地址]*2
输入多播IP地址。视频和音频将会传送到指定的IP地址。
可用IPv4地址: 224.0.0.0 - 239.255.255.255
可用IPv6地址: 从“快速回放”开始的多播地址
初始值:
[摄像机 1]:
流(1): 239.192.0.20
流(2): 239.192.0.21
[摄像机 2]:
流(1): 239.192.0.22
流(2): 239.192.0.23
[摄像机 3]:
流(1): 239.192.0.24
流(2): 239.192.0.25
[摄像机 4]:
流(1): 239.192.0.26
流(2): 239.192.0.27
检查多播地址后输入多播IP地址。
[多播端口]*2
输入多播端口号(用于从摄像机传送图像)。
可用端口号: 1024-50000(仅可用偶数)
初始值:
[摄像机 1]: 37004
[摄像机 2]: 37006
[摄像机 3]: 37008
[摄像机 4]: 37010
从本机传送音频时,将使用被加上“1000”的多播端口。
[多播TTL/HOP限制]*2
输入“多播TTL/HOP限制”值。
可用值: 1-254
初始值: 16
此设置在摄像机1、2、3和4间通用。
重要事项
当通过互联网传送流图像时,根据代理服务器或防火墙设置的不同,有时可能无法显示传送的图像。在此情况下,请咨询网络管理员。
如果所使用的电脑中安装了两块以上网卡,未用于接收图像的网卡应当在使用多播端口显示图像时禁用。
*1
将“传送类型”选择为“单播端口(手动)”时需要指定单播端口号。
*2
将“传送类型”选择为“多播”时需要指定多播IP地址。